当前位置:小强知识网 > 科普答疑 >

36天罡72地煞分别是什么(36天罡72地煞排名)

  36天罡72地煞,36天罡72地煞分别是什么?

  (蜗牛看西游第3891期)

  文/蜗牛

  众所周知,孙悟空会的是七十二变,猪八戒会的是三十六变。因为孙悟空本领比猪八戒强,因此很多人以为七十二变比三十六变厉害。

  也有的人认为,七十二变包括三十六变,猪八戒正因为学的数量没有孙悟空多,所以技能才差一些。

  其实,大家不要被数字所迷惑。

  在七十二变和三十六变之前,还有两个不同的定语,分别是地煞七十二变,天罡三十六变。

  说到地煞和天罡,大家肯定会想到梁山一百零八将,领导层都是三十六天罡星里,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都是七十二地煞星里。

  那么,天罡和地煞有什么区别呢?

  天罡,古代指北斗七星的柄。

  地煞,古代中国星相家把主凶杀之星称煞星,地煞,泛指凶神恶鬼。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天罡三十六变,那都是天庭神仙才能修炼的,属于官方教材,猪八戒以前是天蓬元帅,所以他修炼的是三十六变。

  地煞七十二变,那是民间妖魔修炼的,属于没取得官方认证的野路子,无论是孙悟空还是牛魔王,在修炼时都没取得神仙资格,所以只能炼七十二变。

  可能有人反驳说二郎神不是神仙吗?为何也会七十二变。首先,原著里从没说过他炼的是七十二变,其次,他是被玉帝撵到灌江口的草神,也就是没编剧的神仙,所以他的军队也叫草头军。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罗贯中不仅写过《三国演义》,还写过一本书叫《三遂平妖传》,冯梦龙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扩充的故事,整理出了一本《增补三遂平妖传》,里面详细提到了三十六变与七十二变谁更厉害——

  处女道:“我学的是天罡三十六变化之法,略晓些本领,未曾炼就。”圣姑暗暗的吃惊道:“他学的更胜似我。”便道:“老拙会的是七十二地煞变化。”处女道:“这地煞法乃是左道,学之无益。”

  这段对话中,说得很明白,地煞是旁门左道,学之无益。

  我们再来看菩提祖师传授孙悟空变化之术时,专门提到有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结果猴子同我们一样,狗吃牛屎贪多,选了一个数字大的。菩提祖师显然有些失望,对孙悟空说: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

  一句“既如此”,表现出菩提祖师的无奈。

  既然是地煞变化,没有取得官方认证,那它肯定就会有很多缺陷。孙悟空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差点被这些缺陷整得连命都没了。

  第一个缺陷,尾巴不能变。

  花果山大战时,孙悟空与二郎神比变化之术,最开始时还一路领先,但当他变一座庙宇时,坏了,尾巴不能变!没办法,只好变一根旗竿放在庙子之后。这显然违背了基本常识,马上被二郎神识破。

  第二个缺陷,红屁股不能变。

  在原著第三十四回,取经团队到了平顶山莲花洞,遭遇了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利用从太上老君处偷来的五大法宝,把取经团队成员全部抓回捆在洞中。幸亏孙悟空懂得缩身之法,晚上偷偷逃了出来。

  为了打探实情,他变成一个小妖进洞骗宝贝,却被八戒识破,在梁上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拴的是假货,吊的是正身!”

  孙悟空赶紧制止他:“老孙变化,也只为你们,你怎么倒走了风息?这一洞里妖精,都认不得,怎的偏你认得?”

  八戒怎么说?他道:“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

  孙悟空赶紧跑到厨房,在锅底上摸了一把,将两臀擦黑才敢跑出来。

  第三个缺陷,是不能笑。

  原著第七十五回,取经团队来到如来舅舅大鹏雕的地盘,孙悟空为了进洞探虚实,变化成“小钻风”回去报信。他还顽性不改,弄一苍蝇调戏了三个魔王一番。

  看到老魔王惊慌失措,带领满洞小妖打苍蝇的样子,他忍不住嘻嘻笑出声来。这下坏事了,原来,他一笑,猴脸就显了出来,立该被大鹏雕识破,马上用他的阴阳二气瓶,将孙悟空装了进去,差点把他搞死!

  因此,孙悟空所学七十二变的最大缺陷是:若是变飞禽、走兽、花木、器皿、昆虫之类,可以连身子一起变;但如果变人物,却只是头脸变了,身子变不过来,还有一身黄毛,两块红股,一条尾巴。

  前往“蜗牛看西游”公号,可看到相关文章《孙悟空为何不擅长水战?原来根源在菩提祖师》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36天罡72地煞排名.jpg”/>

  网友提问:

  36天罡72地煞,36天罡72地煞分别是什么?

  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什么?

  优质回答: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其有几重意义…

  一是始于上古的天文学家(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也是星相学家)的天文观测。

  二是神话中指数目,比方神话名著西游记中菩提老祖传孙的七十二地煞变。而猪二则拥有三十六之天罡变。

  三是本国宗教-道教所赋予的神学意义,这也是完全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义的所在。

  天罡地煞最终定型于中古东汉晚年所创的道教。然则上古的天文学家已经有零星的此说…

  他们认为北斗星的首星就是“天魁星”,而指向星即北斗尾星就是“天罡星”,其俩者是后世完备的天罡地煞星群中最重要的主星。

  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头领宋江就是天魁星,而二哥卢俊义就是天罡星。也就是说:天罡地煞星群是由天罡星群中的天魁星与天罡星领头的。

  后来的道教在前人的基础上,即基于北斗七星为枢纽,对北斗星及与其周围天区的星秀的定义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里要注意:古人是对此天区的星群的定义叫谓,而并非指刚好是36颗天罡星,也并非是72颗地煞星。

  道教的三十六天罡星分别是…

  天魁星、天罡星、

  天机星、天闲星、

  天勇星、天雄星、

  天猛星、天威星、

  天英星、天贵星、

  天富星、天满星、

  天孤星、天伤星、

  天立星、天捷星、

  天暗星、天佑星、

  天空星、天速星、

  天异星、天杀星、

  天微星、天究星、

  天退星、天寿星、

  天剑星、天平星、

  天罪星、天损星、

  天败星、天牢星、

  天慧星、天暴星、

  天哭星、天巧星。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天罡,并且对应有三十六天神,他们全由玄武北帝(此神是由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之孙颛顼大帝演化而来,上古神话传说其统率北方[天],又叫真武大帝)统率。

  正统道教经书《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称三十六天罡将都是真武大帝当初扫荡天地人三元中妖魔鬼怪时所收伏的神通广大的凶神恶煞,后来全部返依道统,全成为隶属真武麾下之精锐。

  北帝于道教中地位尊崇,武当山全真道所祭之主神就是北帝。而中国民间素有“天下何处無北帝庙”之叫法,可见北帝影响力之大之深远了。

  而作为三十六天罡之主的北帝在神话巨著《西游记》的重大事件中出现:当年猴王大闹天宫,从兜率宫逃出,杀向南天门内玉皇大帝的灵宵殿,一路打得各天兵天将哭爹喊娘。

  眼看杀红眼的猴王已杀至通明殿,就要攻入玉皇大帝老巢灵宵殿之际,被北帝(祐圣真君)的一名门卫保安队长叫王灵官的截住单抽,但见鞭来棒往杀得不分胜负。

  王灵官是正统道教的护法神将,而于西游记他是北帝之执殿。后北帝又调来三十六员雷将猴王包围起来。

  虽然三十六员雷将一时还擒不了猴王,但猴王也冲不出三十六雷将的包围圈。显然三十六雷将在与猴王之斗中占了上风。

  我们看到把南天的各天兵天将打得一点脾气也没有的孙大圣,却战不胜北帝的一名保安队长,而且在三十六员雷将包围中处了下风。可见北天之帝的劲抽了。

  而在道教的斋醮时,常召请天罡星下凡驱鬼。《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说:"三十六天罡,天中大神王……七总太元君,为吾驱祸殃″。

  然则七十二地煞则是三十六天罡的辅助神将,他们一般由三十六天罡率领,辅助其完成北帝所嘱咐的任务,七十二地煞分别是…

  七十二地煞 与三十六天罡异同的是:天罡之中尚且有的是实际存在的星秀,比方北斗首星的天魁星,尾星的天罡星等。

  然而七十二地煞完全是道教的神谱使然,于实际的天区是找不到相应的星秀的。是个纯宗教的神谱概念,当然他们之于道教,均是北帝麾下的精锐神师罢了。

  其他网友观点

  道教神话中北斗丛星中有36颗天罡星,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或天将,合称“三十六天罡”;北斗丛星中还有72颗地煞星,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或天将,合称“七十二地煞”。 《水浒传》中将108位好汉分为“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与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这带有明显的传统道教色彩。

  民间传说中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演化成一组包罗万象的数字,如西游记中孙会七十二变化属地煞数,猪八戒的三十六种变化属天罡教。

  其它还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三十六种法术,七十二种神通等。

  其他网友观点

  水浒天罡地煞对应关系

  梁山英雄排座次时,按现在的说法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梁山内阁成员的暗箱操作,给大家呢,从天罡到地煞每人对应一座星宿,按次序排列。

  并非36天罡都有一一对应的地煞。做一个表,36天罡中,分别有20个星宿是天地对应的,而有16个星宿,则独享天罡之美名。

  先说说有对应关系的。

  [天魁星宋江 VS 地魁星朱武][天罡星卢俊义 VS 地煞星黄信]

  宋江和朱武,卢员外和黄信,分别领天罡地煞头两位,所以他们的对应是可以理解的。

  [天勇星关胜 VS 地勇星孙立]

  大刀关胜,马军五虎将排名首位,孙立作为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二位,按理说是对应不上的。考虑到孙立军官子弟出身,与栾廷玉自幼师兄弟,作为马军头领,武艺超群,也立下过不少功劳,关胜和孙立对应,勉强可行。

  [天雄星林冲 VS 地雄星郝思文]

  林冲和郝思文有点儿意思。说实在话,梁山泊几乎每战必有林冲,大小功劳立了无数,林冲也是最早走进革命根据地的,仅次于杜迁、宋万、朱贵,可郝思文同学不仅上山较晚(与关胜同期),更是被女将扈三娘同学用红棉套索生俘上梁山被迫投降的,打幽州时又被单廷圭生俘而去,幸亏得到李逵鲍旭所救,看来是个做惯了俘虏的人。纵观功劳簿,在英雄排座次之时,其人寸功未立。甚至到最后连死也死得最惨,被方天定生剐而死,挑头示众。此人能与林教头对应,除了他是关胜的结拜弟兄之外,别无理由。

  [天猛星秦明 VS 地猛星魏定国]

  秦明上山较早,作战时是和林冲往一个壶里尿的主儿,也是独挡一面的好汉,马军五虎将排名第三,我一直认为其绰号和星宿是对应在一起的,性格暴烈兼作战勇猛,因此可以得天猛星之来由,而魏定国原著对于其性格的描写并不仔细,对其功劳却有过一段描写。与郝思文净是被俘不同,魏定国却曾经活捉拿过宣赞。惜乎宣赞排名还高过魏定国(40 VS 45)。这两个对应,勉强可以接受。

  [天威星呼延灼 VS 地威星韩滔]

  呼延灼与韩滔对应。呼延灼排名如此之高有其血统优势,不然看其战绩,被鲁智深、杨志、武松等马步军头领玩得团团转,怎么能任马军五虎将之一?天威星,估计是取其气质不凡的意思。韩滔是武举出身,算是科班出身,也曾作过剿梁山正先锋,再加上是跟着呼延灼混的,因此给他个地威星也就不屈了。

  [天英星花荣 VS 地英星彭玘]

  花荣是个帅哥,不愧被分配得到天英星,原著中对于彭玘的相貌并无描写,只是一句“爱着锦袍征”而已,看来也是个时尚先生,所以说分配到地英星也算是可以了。

  [天满星朱仝 VS 地满星孟康]

  朱仝是美髯公,孟康长得白,俩人都有遗传的相貌的优势,分战天满星地满星无异义。不过两个的结局大相径庭,一个最后做到太平军节度使风光一世,一个却在取乌龙岭时被火炮打成肉泥,何来圆满?

  [天孤星鲁智深 VS 地孤星汤隆]

  鲁智深是公认的大侠,亦是办过正规手续的出家人(武松不算,是个假冒伪劣产品,直到最后才在六合寺才做了真和尚),汤隆只不过会打打兵器,是被李逵带上山的,不知为何也算是地孤星了。不过确实也能找出一条理由来,只不过太过于牵强,俩人都和老种经略府有关(鲁智深曾任老种经略关西五路廉访使,汤隆老爷子曾为延安府知寨,为老种经略帐叙用)。

  [天捷星张清 VS 地捷星龚旺]

  张清的天捷星是没有异议的,龚旺是他的副将,一个会打石子,一个会使飞枪,都是冷兵器时代的好手段。为何会打飞叉的丁得孙不是地捷星?我估计,还是因为枪比叉级别高一些吧。(无论哪种十八般兵器的排行,枪是排在比较前面的,如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棉绳套索、十八白打)。

  [天暗星杨志 VS 地暗星杨林]

  杨志是脸上有胎记,所以才被叫天暗星,杨林同学却生得“眉秀目疏,腰细膀阔”,端的是一副练健美的身材加上小白脸,无缘无由被叫成天暗星,不是一般的冤枉。

  [天佑星徐宁 VS 地佑星郭盛]

  徐宁同学是天佑星,肯定是因为上山之前是皇帝的保镖(随驾金枪班教师),而郭盛一直是宋江的保镖(守护中军马骁将),此天地佑星,颇为贴切。

  [天空星索超 VS 地空星周通]

  又碰到一个没来由的,索超在水浒传中出场甚早,很早就和杨志一起切磋了,周通也出场甚早,很早就被鲁智深揍了一顿。索超和这个小色狼兼武艺平平的周通混一起,实在是冤枉。

  [天速星戴宗 VS 地速星丁得孙]

  戴宗走得快,因此叫天速星,没有异议。而丁得孙是和龚旺一起混的,地捷星没他的份,只好跑到地速星了,问题就在于始终没看到他哪儿走得快了。不过他的级别是比龚旺差点儿。在打张清的时候,截住龚旺的是林冲和花荣,排名前十的厉害角色,而截住丁得孙的却仅是吕方和郭盛。毕竟是武艺差了一点。丁得孙作为一个擅使暗器(飞叉)的马军将领,却被燕青用暗器(驽箭)伤马蹄而被俘,是差了点。总之,他和戴宗混一起,是没道理的。

  [天异星刘唐 VS 地异星郑天寿]

  刘唐和郑天寿,刘唐自然是长得不好看的,毛发变异还不说,还被称为“鬼”,可见其人确实长得寒碜了点。可是郑天寿同学长得白也不是错啊,白面郞君,估计不是一般的白。郑天寿的白有两种可能,可能在那个时候是西域那边过来的(虽然说原著中说他是苏州人),或者是十字军东征时罗马军团的后代,第二种可能是白化病患者。要不然哪会被人“异”之??嗯,这个发现不错,看来读书真的是要仔细。

  [天微星史进 VS 地微星王英]

  史进,天微星,王英,地微星。王英的身材不怎么样,比武大郞好不到哪去,叫地微星是太贴切的,问题就在于史进一方面是个帅哥(银盘也似的一个面皮,刺着一身青龙),另一方面,原著中对史进的身材并无特殊的描写,那也就是七尺上下,怎么能和王英这大色狼混在一起呢?冤,千古奇冤。

  [天退星雷横 VS 地退星童威]

  雷横和童威混一起儿,天退星地退星不知是啥意思,没见过他俩打仗时有过退缩行为,俩人上梁山的原因、境遇各不相同,实在是想不出俩人有啥共同点,若非是施老爷子随手一写?

  [天损星张顺 VS 地损星蔡庆]

  张顺,最后成仙的家伙,死得很惨(打杭州在西湖潜水入城,被苦竹箭、踏弩、硬弓、鹅卵石等打死),所以叫天损星。蔡庆作为刽子手中的杰出工作者,最后能随关胜回京为民,没见损了哪儿。这个地损星有点儿莫名其妙。

  [天慧星石秀 VS 地慧星扈三娘]

  石秀是拼命三郞,为人仔细,作为天慧星理所当然。扈三娘同学作为水浒一部书中为数不多的正面美女(林娘子算一个,琼英算一个)被强嫁王矮虎,又一庄武大郎潘金莲似的乱点鸳鸯,看来只能用“贤慧”的慧来解释了。和石秀的慧不一样。

  [天暴星解珍 VS 地暴星鲍旭]

  解珍原著中对他的性格描写不多,倒是其弟解宝“有时性起,恨不得拔摇山,翻天倒地”,所以说他的性格应该也差不离。解珍死得很惨烈,夺乌龙关被挠勾搭住,自断挠勾坠崖而死,最后被暴尸乌龙岭上,也体现了暴。鲍旭光听丧门神这名字,就知道也性格也好不到哪去,地暴星亦可解。

  各位看官注意,天罡中对应的星宿顺序,与地煞中的顺序不同,如天罡中天猛星秦明(7)高于天威星呼延灼(8),地煞中地猛星中魏定国(45)却低于地威星韩滔(42)。

  最后共有16个天罡没有对应的地煞。哪16个?

  吴用,最应该对应的是朱武,可惜朱武为地煞之首,因此无得配对。

  公孙胜,半仙级人物,最应该对应的是他的徒弟樊瑞,惜乎樊瑞同学被排为地默星。也对,叫嚷半天要攻打梁山,可惜最后不得不被吞并。再加上公孙胜是内阁成员,是脑力劳动者,樊瑞只不过是步军将校,蓝领一族,级别在那摆着呢。

  柴进,天贵星,五代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家有丹书铁券,谁敢和他一起比啊。

  李应,天富星,也就是柴进、卢员外能比他富了,地煞中谁这么又有钱又有本事的?

  武松,伤一臂,天伤星。地煞中似乎没见有谁最后残疾的。

  董平,天立星,不知何义。

  李逵独享天杀星美名,纵观整部水浒,从杀人中寻找乐趣和快感的,也就是李大爷了。听说过有好色的,听说过有好财的,听说过有好权的,而听说好杀人者,便是从李逵而来。

  穆弘,排行这么高,居然高于所有的水军头领,难以让人接受。天究星,不知何解。

  李俊,天寿星。当然啦,暹罗国国主,泰国国王的祖先,活到水浒后传还在不断地出来吓人,谁比得了。不知李俊在天之灵若是知道泰国现在三天两头搞政变有何感想?

  三阮,天剑星天罪星天败星,可从其绰号解释。金老爷子是这么说的,“盖太岁,生方也,阎罗,死王也;生死相续,中间又是短命”。三阮绰号暗喻生死,虽然其星宿无解,可是谁又敢和三阮这三个革命元老兼命理大师相比?

  张横,天平星。不知何解。

  杨雄是蓟州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兼之也能打一打,也算是步军头领之一,不像同样在监狱里混过的戴宗、蔡庆、蔡福各有所司,所以就独享天牢星了。

  解宝,天哭星,不知何解,他死得就比他哥哥快一点点,哭都没得及哭。(打乌龙关,解珍被挠勾搭住,自断挠州坠崖而死,解宝“见哥哥扌颠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可怜解宝为了一世猎户,做一块儿射死在乌龙岭边竹藤丛里。”)

  燕青,牛人也,天巧星名不虚传。用现在的话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谁有其巧?其独享“巧”之美名,应该!

  其他网友观点

  七十二地煞,指的是《易经》对六十甲子的方位布局。作为每日运行的三元九运六十甲子是代表天文运行轨迹的符号。在固定的方位上,易经又把六十甲子布置在八卦二十四山作为记事符号。如正北坎卦的壬子癸三山中布置了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称为六十秀龙,又一山分三,谓之七十二穿山甲及再分为一百二十分金的各个位置分布局了六十甲子。根据王赵卿地师云:“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度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及分经决谓之:“三七兼分合罗经。甲任为孤。乙癸虚。戊已空亡不敢凭。若还对座双骑缝,定是双兼煞可惊”。因此必须细详穿山、透地、分金三节之纳音和定位的关健性,差却毫厘定位骑缝在卦与卦及山与山的72条线上的任何一条线上都是杀。故谓之72杀。

  其他网友观点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说法。例如,《水浒传》中的一百单八将分别对应天罡三十六星和地煞七十二星;《西游记》中孙曾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习到地煞数七十二变,为他后来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奠定了基础,而猪八戒学习的则是天罡数三十六变;《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神名单中也出现了天罡星三十六神和地煞星七十二神。那么备受古典小说家青睐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到底指的是什么?它们又有哪些特殊的含义?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古人对星辰的崇拜

  要想讲清楚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概念,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古人由于受认知局限的影响,认为天上的星辰与国家、个人的运势乃至战争胜负、土地收成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还形成了星相学和占卜学。特别是在道教体系中,星辰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天上与凡间一样,也有着一整套维持秩序的规则,而星辰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道教供奉的神仙中,其原型有不少就是天上的星辰或者星辰的管理者,例如太白金星、二十八宿等。

  在天界所有星辰中,北斗七星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由于地球与地轴存在一定的夹角,因此在北半球观测星空,会发现所有的星星都在围绕北方空中的某一点旋转,这一点就是北天极。距离北天极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北极星,北斗七星就在北极星附近,这一区域被划定为紫微垣,乃三垣之首,被视为天界的中央。北斗七星整体呈现出勺子状,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组成,靠近北天极,大致以北极星为原点做圆周运动,因此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

  而在北斗七星附近,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星辰,它们共同组成了北斗从星。在这些丛星中,分布着三十六颗天罡星和七十二颗地煞星。道教认为,每颗星都对于一位天神。其中,天罡星对应的分别是天魁星、天罡星、天机星、天闲星等,合称为三十六天罡;地煞星对应的分别是地魁星、地煞星、地勇星、地杰星等,合称七十二地煞。天罡星分布在北斗七星斗柄的位置,而地煞星则位于北斗七星外围,看起来距离北极星更远一些。因此,从地位上来看,天罡星要高于地煞星。

  神话中天界的机构设置

  受星辰崇拜的影响,不少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开始在民间流传,如牛郎织女等。到了明朝,神魔小说广为流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对天界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与凡间的封建统治机构一样,以玉皇大帝为首的天界同样有着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对应于凡间的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天界则设置有八部,分别是雷部、火部、瘟部、斗部、太岁部、痘部、水部、财部,它们各司其职,辅佐玉帝,共同维护着天界的秩序。

  在天界八部中,斗部是实力最强、天神数量最多的部门。斗部,顾名思义,就是掌管天界星辰的部门,最高尊神是金灵圣母,她执掌金阙,坐镇斗府,居周天列宿之首。金灵圣母共管理六个小部门,即五斗群星、群星、二十八宿、随斗部天罡星、随斗部地煞星、随斗部九曜星。其中的天罡星包括三十六位天神,地煞星包括七十二位天神。由此可以看出,天罡星和地煞星隶属于天界八部之一的斗部,主要负责降伏天下的妖魔,而这显然是脱胎于道教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只不过小说家进行了更深程度的神话而已。

  古典小说中的进一步演绎

  除了《封神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对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含义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演绎。在《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被附会给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他们原本是上天一百零八个魔君,被祖老天师洞玄真人镇锁在伏魔之殿的石碑下,后来被洪太尉无意中放走,投胎成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在天魁星宋江的带领下,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聚义于水泊梁山,后被朝廷招安。在《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虽然还具有神话色彩,但星辰崇拜已经被淡化,有了更多的人性。

  而在小说《西游记》中,这两个概念被进一步演绎,仅仅用来指代某个特定的数字。在原著第二回孙学习躲避三灾利害的法术时,菩提祖师给了他两种选择:

  祖师说:“也罢!你要学习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

  这里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与《封神演义》和《水浒传》中代表星宿天神不同,它仅仅指代某个特定的数字:天罡数即三十六,地煞数即七十二。因此,认为孙学习的七十二变不及猪八戒的三十六变厉害这种观点并不成立。

  综上所述,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最早源自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它原本指的是北斗七星附近的一百零八颗丛星。随着道教的兴起,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逐渐神话,被认为是一百零八位天神的化身。而到了明朝,神魔小说兴起,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又在小说家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们逐渐脱离宗教色彩,被融入了更多的人性。总之,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虽然远在天上,看似很遥远,但它们却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融入了人类骨髓,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完)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以上就是关于36天罡72地煞分别是什么(36天罡72地煞排名)的优质答案了,希望能够对广大用户有所帮助,若是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及其他内容的话,那么就请关注或收藏本站!!!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