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强知识网 > 数码科技 >

华为手机黄页怎么关闭(阿里和腾讯背后巨头是谁)

华为手机黄页怎么关闭,阿里和腾讯背后巨头是谁?

在十多年前,阿里和腾讯还没有成为巨头,马云和马化腾为了融资到处奔走,引进了外资;在此之后,马云和马化腾为了公司的控制权和去外资化绞尽脑汁,耍尽了各种手段。

阿里烧钱狙击eBay、腾讯想过300万贱卖,马云和马化腾寻求融资的艰辛之路

1999年,阿里获得了两笔外资的投资,马云的钱袋子有钱了,从湖畔的居民房搬到了写字楼。没过多久,软银的孙正义来到中国寻求投资机会,马云知道了这件事,从杭州赶到了北京。此时的马云并不缺钱,他只是想听听亚洲首富孙正义对阿里巴巴的看法。

马云的口才很好,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场6分钟演讲就把孙正义说动了,孙正义决定拿3000万投资阿里巴巴,占股30%。马云说过自己不缺钱,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还是需要钱的,最后马云接受了孙正义的2000万投资,其他机构出资500注入阿里。在短短的时间内,马云就获得3000万的投资。

互联网公司有了钱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烧钱!马云开始疯狂地扩张自己的地盘,几乎每个月要烧掉20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3000万就被烧掉2000万,马玉立马踩了刹车,问了同行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们如何开除人?靠着仅剩下的1000万,阿里估计连半年都撑不下去,所以马云大裁员,缩减预算,同时向商家们收取会员费,让阿里顺利度过2001年的寒冬。

不过,此时跟阿里的业务一模一样的eBay也在向世界进军,早晚会占据阿里的市场份额。为了狙击eBay,马云决定开发淘宝。也就是说,阿里之前的模式是B2B,商家对接商家;而淘宝则是B2B,或者C2B,由客户对接客户,或者商户对接客户。在2003年,马云开始组织人马秘密研发淘宝。

可是阿里的账户上并没有那么多的预算,没办法,只能继续融资,这次还是外资注入8200万,其中软银单独投资给淘宝6000万。

等淘宝问世后,一场关于电子商务的烧钱大战拉开了序幕,在短短的两年内,阿里和eBay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抢占用户,给商家补贴,大战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淘宝紧缺资金,eBay釜底抽薪,想要用10亿收购淘宝。说句实话,孙正义在蛋糕面前动心了。

那时阿里大兵压境,马云辗转反侧,他很难阻止孙正义卖出在淘宝的股份。为了寻求破局,马云开始寻找下一轮融资,拿到钱来盘活阿里和淘宝。也就是在这一轮,雅虎入局了。

在孙正义的牵头之下,阿里跟雅虎结成战略同盟,雅虎用10亿和雅虎在中国的资产换取了阿里40%的股份,其中的3.6亿收购孙正义持有淘宝的所有股权。这样一来,阿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雅虎持股40%,马云团队31%,软银29%。

看一下比阿里巴巴大一岁的腾讯,1998年,程序员出身的马化腾身无长物,研发了即时通讯QQ。虽然QQ的用户很多,但是马化腾还是找不到盈利的方法,一度落得很窘迫,靠着帮别人敲代码赚钱,养活自己的一日三餐和支付公司运营开支。

穷出身的腾讯想要发展,在赚不到钱的前提下,走了另外一条路子:融资。很多互联网公司其实就是烧钱公司,还没有赚钱就烧钱,只能用融资这种方法去攻城拨寨,开拓市场。可是马化腾的运气没有那么好,他去找当时大佬搜狐,张朝阳对QQ没有兴趣,看不上腾讯。

后来,马化腾曲线救腾讯,用自身的人脉关系找到了跟IDG和李泽楷洽谈的机会,随后IDG和盈科数码分别给腾讯注入了220万,各占腾讯20%的股权,马化腾团队占据60%。

440万在互联网上经不住烧,没过多久腾讯又缺钱了。在QQ用户不断增长却无法盈利的尴尬境地下,IDG和李泽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要快速变现出局。在那2001年的互联网蛮荒时期,没有人看好腾讯,马化腾都想着大降价贱卖腾讯,连马化腾的家里人都看空腾讯,在腾讯上市后急于抛售腾讯的股票。

这时,南非的MIH集团找到马化腾,表示愿意投资腾讯,钱不是问题,问题是MIH要成为腾讯最大的股东。在多方交涉下,李泽楷卖出了全部股权,MIH再从盈科数码和马化腾团队收购了一些股权,成为了MIH最大的股东。

所以说,阿里背后的巨头是雅虎和软银,腾讯背后的巨头是MIH集团。当巨头们入场,他们会不会野蛮地赶走马云和马化腾,找其他人来接手阿里和腾讯,不给二马当打工人的机会?如今来看并不会。

但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在巨头面前,马云和马化腾为什么还能当掌门人?

二、马云、马化腾运用不同的手段牢牢抓紧掌门人的位置

在巨头面前,马云和马化腾还是掌门人。

马云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在创立阿里之前,马云在1995年搞了个中国黄页的网站,后来杭州电信成为了中国黄页的大股东,马云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在公司也是人微言轻,没有话语权。

所以,马云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一开始孙正义的3000万投资,马云只接受了2000万,就是担心自己的股权被过分稀释,丧失了对阿里的掌控。如今雅虎成为了阿里的大股东,马云还是阿里的话事人?

其实,在雅虎注入资金的时候,马云就在交易合同上的字缝里写满自己对阿里的掌控。首先,雅虎有40%的股权,但只有35%的投票权,剩余5%归马云团队。其次,董事会上有四个位置,大股东雅虎只有一个位置,软银一个,马云团队两个。最后,在2010年10月之前,马云要一直担任阿里的CEO,不得解除。

通过这样一些条款,马云仍然还是阿里的CEO。反观马化腾,比马云聪明多了。

资本入局后最要紧的是董事会的权力分布,马化腾起草了一个协议,投资财团们可以进入董事会,大股东MIH有两个董事会位置,其余都一个,而马化腾团队两个。注意,除了马化腾团队的董事有执行权力外,其余的有建议权,没有投票权。

也就是说,即使你们投资了腾讯,但是在腾讯当家做主的还是他马化腾。这个协议确定后就没有变过,因为随着腾讯上市,腾讯的盈利版图越来越广,腾讯的董事会也就不想踢走马化腾。

从二马对公司的掌控程度来看,他们真的是给巨头们打工吗?其实并不是,阿里和腾讯的融资行为,是为了度过当时的艰难。阿里有了软银的投资,成功度过了互联网泡沫那个阶段,有了雅虎的投资,成功干翻了eBay;腾讯有了MIH的投资,才不会胎死腹中,草草收场。

在公司度过艰难之后,马化腾开始逐步去外资化,目的其一是不想当打工人,其二是早日除掉“心腹之患”!

三、马云回购雅虎股权夺回投票权,马化腾回购的难度更大

在2010年10月这个时间节点到来,之前的协议就要作废了,马云很有可能会被雅虎和软银踢出阿里。为了对抗雅虎和软银,马云审视了一下阿里最值钱的资产,不是淘宝,也不是天猫,而是支付宝。

所以马云策划了“支付宝事件”,把支付宝从阿里集团剥离出去www.zhenxiatou.com,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当消息传出,有人怒骂马云是商业骗子,也有人支持马云的做法,为马云点赞。

其实,这只是马云的权益之计,他真正要做的是成为阿里真正的当家人,而不是每晚睡觉都有两把利剑垂在头上。马云想要回购股权,而支付宝的剥离可以让阿里少出点血。但此时的雅虎已经江河日下、日薄西山,手上最值钱的资产就是阿里的股权,绝对不会轻易售出。

在2010年后,阿里跟雅虎进行了多次谈判,谈判的焦点就是回购股权,可一直都谈不拢,谈判多次破裂。直到2012年的5月20日,双方才达成了股权回购协议,阿里支付给了雅虎70.82亿,使雅虎的股权降至22.6%,接着再通过债权的方式,再次将雅虎的股权降低至13%以下。就此,马云面对野蛮人的威胁,稍微减轻了一些。

再回过头来看腾讯。腾讯自从发现流量的好处后,开始疯狂的流量变现,账目上好看了很多。腾讯的腰带里有钱,干啥自然都比阿里好使,所以腾讯的融资史上没有阿里那么复杂。可是马化腾有没有想过回购股权呢?

想过,却没执行。目前腾讯的最大股东还是MIH,持有31%的股权,马化腾则持有8.58%,腾讯的执行董事刘炽平持股为0.55%。按照腾讯的市值1.11万亿,马化腾想要回购MIH的股权,至少要出几千亿,钱从哪里来?腾讯员工的工资不发了吗?对于马化腾来说,这是一笔巨款,贼费劲,难度很大。

腾讯的董事会没有阿里那么复杂,MIH不干涉腾讯的运营,马化腾也没有马云那样的利剑垂头,所以就没有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但在马化腾的心中。在2019年,腾讯宣布回购10%的股权,这就证明了腾讯的去外资化不可能像阿里那样迫不及待,只能慢慢来。

还是找个压力很大有上升空间的工作好呢?

你是个追求上进的人,要求提升和发展。

你的问题是

要么选择开心工作,但会有缓慢成长?

要么选择压力很大,有提升空间的工作?

首先、开心工作,但提升缓慢的工作。

如果“开心”等于“没有压力”,那么提升就是伪命题!

打个比方,一棵小树苗,如果在生长过程中任由其生长,即使长成了也是杂乱无章枝丫不齐。像这样:

如果小树苗从开始就不断修剪,减去旁支,向一个方向努力成长,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是这样:

所以没有压力要提升,是不现实的。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追悔莫及。

其次、压力很大,但有提升空间的工作。

要提升,就一定有压力。

压力大就可以倒逼自己提升,在压力面前,反而会释放出意想不到的能力。

众所周知,华为是民族企业的脊梁。但是华为在创业的时候,没有资金,没有市场,没有人员,任正非集资了2.1万元 ,成立了华为公司。

一次研发动员大会上,任正非说:“这次研发成功,我们都有发展,如果研发失败,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可以想象,任正非是在怎样的压力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华为经过32年的艰苦奋斗,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全球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和世界500强前百强企业,就是在重重压力下发展起来的。

请记住:

没有那个人,能随随便便的成功。压力是成长的标配。

9

最后、压力大和开心工作并不矛盾,应该 把两者结合起来

既然你希望成长,就一定会有压力,压力是你成长的助推器。在这过程中,你很明确自己想得到什么,所以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坦然面对,开心的接受。

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马云三十而立开始创业,做过翻译社、做过中国黄页、加盟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最后在自己的家中成立阿里巴巴。马云做中国黄页时,自己上门推销黄页,被人当做骗子赶出门;阿里巴巴创业之初,没有办公室就在马云的家里,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要挤35个人;每天16-18个小时疯狂工作,困了就席地而卧。

我们看到今天阿里巴巴的成就,更要了解阿里巴巴一路走来的艰辛。马云的目标是“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所以他就要承受相匹配的困难和压力。

亲爱的朋友,既然你是个追求上进的人,那就开心地面对压力吧! 努力加油!

小米5sp怎么样?

小米5S Plus从网上的照片儿看并不漂亮,甚至有点儿丑。

拿到手机,迫不及待的就把它开了箱。连开箱前的遗照都没有留下,可惜啦,没办法,谁让我心急呢。当我看到她的本尊时真被她的庄重,大气,低调,内敛给惊艳到了,前面黑色一体的整体商务气息,高端大气上档次!背后的金属拉丝也没有照片儿上看的那么low,可以看!后盖儿的圆弧握持感非常舒适,感觉更像小米note的金属版设计,低调,内敛!拿在手上就不想放下!不多说啦,上点儿图片儿吧。这是后补的全家福,用我的米四拍的,照相技术很渣,大家见谅。机身顶部有3.5毫米的耳机插口儿,红外和麦克降噪。一体感还不错吧!右侧是音量键和电源键。后背,感觉又被我照low啦!请原谅手机上的指纹没有擦掉,大家把它忽略掉吧。下面谈一谈我的使用感受:从昨天中午到货,一直在我手中不停地把玩儿。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流畅。我买的是4+64G的标配版,啥软件都没装,初始系统直接跑分竟然跑了152000+,我同事用了半年的p9跑了90000。手机的屏幕,太给人惊喜了。先不说外观,屏幕的细腻程度和色彩表现很突出,很讨好眼球儿。真的感觉自己买对了,看惯了这个屏幕,真不敢想象面对note2我的眼睛会有多挑剔。男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再有就是说一下,网上曝光的那些问题。屏幕误触是有一点,在屏幕的左下角,单手握持的时候,偶尔大拇指根部会误触一下,几率很小。手机的三大金刚键也不存在失灵的情况。手机内部并没有克拉克拉响。全面体检各项功能(除了otg)非常完美!另外要特别说明一下手机的电池也很给力。昨天下午四点充满,下午玩儿了一小时炉石,晚上天猫活动,手机一直没有停,一直到12点半过后才睡觉。找今天中午还有30%的电。这已经算我的重度使用了,坚持一天,不成问题!

最后再说一下手机的缺点吧:第一就是双射问题,感觉还是软件优化的不够好,开启双射后摄像头儿反应要推迟半秒。摄像效果也没有优化到位!不过比我的米四,好的太多了,我对摄像机的,要求也不高。这一点要坐等优化!第二就是type-c接口儿,感觉有点儿浅,插头插进去露一大截子,稍微动就充不上电了,很不适合充电时候玩儿游戏。第三就是现版本儿的悬浮球不好用,米4版本儿的悬浮球你摁住,直接往上往左往右滑,直接触发开关,非常好用!但现版本儿你直接按住,不能触发开关了,小圆球直接跟你手指走啦!要想触发开关你得点两下。希望miui把悬浮球的功能再改回来。总而言之,米五plus对我还是充满惊喜的,个人感觉他应该是小米的真旗舰,只不过他的光芒一直被湮没。建议没有抢到,闹特二的同学们可以考虑一下米五plus,它值得你们拥有!

以上就是关于华为手机黄页怎么关闭(阿里和腾讯背后巨头是谁)的优质答案了,希望能够对广大用户有所帮助,若是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及其他内容的话,那么就请关注或收藏本站!!!

猜你喜欢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