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周梅森夹带了不少私货。
所以你要细品,所以挂着“第二部”名义的《巡回检查组》不是他编剧,口碑悬崖式下跌,改都市玄幻了。
所以《人民的名义》没有像《西游记》一样天天重播,估计也不会重播了。
这部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你细品之后,竟然能够对那些反面人物泛起同情。
反而是正面人物,仔细想想却突然感觉不寒而栗,细思极恐,甚至佛曰不可说……
不得不佩服周梅森的写作功底,这份夹带私货的功力,可真是炉火纯青了!
似有似无,似是而非,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孙连城没有邪的歪的,不会邪的歪的,更不想干邪的歪的!
所以他做不出来政绩,只好用自己在官场混迹多年练就的一身出色的闪转腾挪的功夫糊弄下去。
他的内心也是苦闷的,曾经的他肯定也是一位“屠龙少年”,好在他没有也变成“恶龙”。
但是你不变成恶龙,就要变成恶龙的食物,这就是孙连城的悲剧命运。
或许他也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所以他把心灵寄托与虚幻,寄托于星空。
他其实很希望继续有个“丁义珍”来领导着自己的同时,去承受所有来自李达康的压力,他已经失去了对权力的渴望。
因为他知道权力越大,他就越必须成为恶龙,而他不想成为恶龙,所以干脆不要权力。
可惜丁义珍跑了,挡箭牌没了,只剩下他独自承担来自于李达康的火力了……
最思念丁义珍的人,其实是孙连城。
李达康的“懒政训练班”,座无虚席,人满为患。
这说明和孙连城一样的人,大有人在,甚至可以说很普遍。
这些人虽然进入了体制,却都没有后台。
李达康依赖赵立春。
沙瑞金的依靠在北京。
陈海的父亲是陈岩石,离而不休。
侯亮平两口子就别说了,那是高高在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儿。
评论祁同伟的时候让人不由自主就能想起那句著名的“何不食肉糜”。
你能在剧中找出一位没后台的正面人物吗?
就连易学习,最后不也是巴结上了田国富?
孙连城为首的这些懒政人员,天生就是背锅侠和临时工。
多做多错,越做越错,不如干脆不做。
他们想有所作为,或者学祁同伟和丁义珍,泯灭良知去抱大腿,把自己彻底变成恶龙。
或者去模仿易学习,俯首甘为孺子牛,任劳任怨就想干活,乐于清贫不求回报。
可是他们好歹还要脸,不会如祁同伟那样去钻营。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钻营无门……
又不肯如易学习一样成为众矢之的,官场圣人。
便只好懒政,便只能看星星。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这种人。
他们天天无所事事,深居简出,绝对不和任何群众接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与现实里的这些人相比,孙连城还是不错的。
起码让人可以在他办公室外面排队,而且排队靠前的话,还是能见到的本尊的。
现实里面,你们哪个群众进去过哪个部门的大门,在哪位领导大门外排过队?
孙连城肯定不是好官,却也不是坏官。
其实哪里只能用好坏来分辨这世界上的人和事啊?
只有好坏黑白,那是小学生的世界。
孙连城想像丁义珍一样得到李达康的器重,就得卖命,就得不择手段。
然后不可避免的走上丁义珍的老路。
既然没有办法“兼济天下”,孙连城就只好“独善其身”,混日子等退休。
如果丁义珍不跑,李达康不逼,孙连城再糊弄些年,转到闲职就平安着陆了。
可惜上边刮台风,台风尾捎带上了他这个小喽啰,终究没有逃过一劫。
这就是官场蝼蚁的宿命!
不贪,不占,不应酬,到点下班陪老婆孩子。
孙连城其实堪称楷模了。
除了不干活这一点,他没有然后被诟病的地方。
可是他要是再努力干活儿,那不就是“易学习第二”了?
再说早些年他要是努力干活,恐怕早就被李达康给收拾掉了。
因为他要是努力了,就会破坏丁义珍“有所作为”,从而也阻碍李达康获得政绩。
所以他要是不肯“佛系为官”,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早被李达康弄走看星星去了。
最后李达康整治孙连城其实根源是孙连城太鸡贼,不肯成为“丁义珍第二”!
没有第二个丁义珍,李达康政绩从哪儿出?
没有第二个丁义珍,李达康就得自己“赤膊上阵”去解决问题。
以后出了乱子,黑锅由谁背,责任由谁负?
况且李达康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现实里咱们身边企业的那些领导,哪个不是指点江山慷慨激昂,亲自上阵啥也不是的类型?
领导其实好当,手下有一批肯卖命的能人就行。
孙连城不肯卖命,自然必须赶紧换掉。
孙连城倒台,就意味着李达康的手下,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丁义珍了!
《人民的名义》其实是披着反腐剧外衣的官场众生戏。
所以才会被肯定为“前所未有的大尺度”。
从目前情况看,恐怕不仅仅是“前所未有”了。
以后也很难再有!
戏里的很多人物都非常耐琢磨,亦正亦邪。
灌水人物除外。
这些人物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复杂,让人看了觉得是那么的熟悉,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些人物没有脸谱化,因而观众能够产生“共情”。
所以《人民的名义》才显得真实,大家才爱看。
周梅森不但写作水平高超,也是真有生活!
以上就是关于《人民的名义》里面,你认为孙连城是个好官吗?他最后辞职了吗?的优质答案了,希望能够对广大用户有所帮助,若是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及其他内容的话,那么就请关注或收藏本站!!!